- 中央政府门户网
- 外交部
- 国防部
- 发展改革委
- 教育部
- 科技部
- 工业和信息化部
- 国家民委
- 公安部
- 民政部
- 司法部
- 财政部
-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
- 自然资源部
- 生态环境部
- 住房城乡建设部
- 交通运输部
- 水利部
- 农业农村部
- 商务部
- 文化旅游部
- 卫生健康委
- 人民银行
- 审计署
- 航天局
- 原子能机构
- 国资委
- 海关总署
- 税务总局
- 市场监管总局
- 广电总局
- 体育总局
- 应急管理部
- 统计局
- 林业草原局
- 知识产权局
- 参事室
- 国管局
- 版权局
- 侨办
- 港澳办
- 国研室
- 台办
- 新闻办
- 新华社
- 中科院
- 社科院
- 工程院
- 发展研究中心
- 行政学院
- 地震局
- 气象局
- 证监会
- 社保基金会
- 自然科学基金会
- 信访局
- 能源局
- 国防科工局
- 烟草局
- 公务员局
- 铁路局
- 民航局
- 邮政局
- 文物局
- 中医药局
- 外汇局
- 煤矿安监局
- 档案局
- 密码局
- 扶贫办
- 南水北调办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在龙八国际app客户端下载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来源: 时间:2003-04-05 16:09【字号:大 中 小】
龙八国际app客户端下载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洪义
(2003年3月23日)
各位代表:
本届政府1998年2月就职,任期即将届满。现在,我代表龙八国际app客户端下载市人民政府,向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,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过去五年回顾和2002年工作情况
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,是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在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指引下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市政府积极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和部署,全市人民团结奋进,顽强拼搏,战胜种种困难,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,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。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37亿元,按可比口径,比1997年增长65.3%,年均递增10.6%。其中一产增长30.4%,二产增长78.6%,三产增长72.3%,年均分别递增5.4%、12.7%和11.5%;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97年的27.1:48.8:24.1调整为19.6:52.3:28.1,第二、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3.5和3.3个百分点;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3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593元,分别比1997年增长19.5%和18%。
——农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。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352.8万吨,比1997年减少1.8%,棉花产量10.5万吨,油料产量15.3万吨,分别比1997年增长65.1%和55.9%;干鲜果品产量达6.7亿公斤,比1997年增长16.9%;肉、蛋、奶、蔬菜产量分别比1997年增长34.9%、23.8%、2.1倍和78.7%。特色产业日益壮大。建成跨县域基地15个,县域内集中连片基地25个;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33家,超亿元的5家;经省认定的特色主导产业达到16个,其中蛋鸡养殖、食品加工、机械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,羊绒和电缆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。农业基本建设和开发成效显著。五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2万亩,完成山区片麻岩开发98.5万亩。滞洪区防洪保安建设速度较快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有了新发展。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%以上。“八七”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。同时,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,全市农民人均减负38.8%,一年减负2.5亿元以上。
——工业实现以改促活。五年来,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,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,采取股份制改造、兼并、拍卖、破产等各种形式放开搞活,国有企业改革面达88%;有4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5家非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,晶牛、蓝鸟等9家企业完成了股权结构调整,置换资金近亿元;全市累计有90户工业企业依法破产或实施政策性破产,盘活资产6.5亿元;邢矿、邢机已实现股票上市,邢钢已批准上市。全市形成了以邢钢、邢矿、晶牛、华龙、松宫、恒利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,创出了华龙方便面、松宫单晶硅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产品。基础原材料、食品、纺织服装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已占到全市入统工业总量的59%。通讯和电网建设发展迅速,取得新成绩。
——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5%以上,成为发展潜力最大、活力最强的新的经济增长源。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252家,5000万元以上的62家,超亿元的28家。有20家跻身全省百强之列,有3家进入全省10强。全省出口创汇私营企业集团前10强,龙八国际app客户端下载占4家。清河被誉为“中国羊绒之都”,各类无毛绒年销售量占全国的68%。隆尧方便面年生产能力80万吨,占全国总产的50%以上,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。宁晋单晶硅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%、中国总产的70%。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2002年实现增加值334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1%,比1997年增长135.4%;实缴税金13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5%,比1997年增长115.2%,年均分别递增18.7%和16.6%。
——对外开放成绩明显。五年来,全市累计引进国内外资金125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2.96亿美元,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.36亿美元。建成了宁晋克瑞阀门、松宫半导体、南宫华澳皮毛等一批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三资企业。我市已有5家企业先后到俄罗斯、蒙古、越南、肯尼亚、津巴布韦、柬埔寨等国家办厂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五年来,全市外贸出口总值达6.7亿美元,产品出口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市出口放权企业已达130多家。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,进区项目累计达103项,总投资5.3亿元。到2002年底,全市旅游景点发展到20多个,崆山白云洞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五年全市共接等国内外游客700多万人次,旅游业总收入达29.4亿元。
——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。2002年,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.7亿元,比1997年增长48.2%,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.6亿元,比1997年增长81.5%。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45.7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率及贡献率年均分别达到39.8%和37%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,2002年6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.9亿元,当年已有40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。鑫磊、奎山和邢矿集团三条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、临西“中国轴承大世界”一期工程、引朱济邢工程、清河国际羊绒科技园区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相继完工,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同时,谋划了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。
——城建交通实现新突破。五年来,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42.1亿元。特别是2002年全市完成城建总投资16亿元,同比增长40%,比历史上最高年份1999年提高了1.5倍